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English

打造心理学人才培养重地

科学研究重器、社会服务重镇

立心 明理 好学 笃行

凝心聚力 争创一流

被迫居家,如何保持仪式感?

编辑:                    审读人:                     时间:2020-03-22

自1.23武汉封城,迄今我们已居家隔离近60天。过上了传说中躺着就能为社会做贡献的日子,但这一躺下,很多人就仿佛被床和沙发束缚住了。每天浑浑噩噩,不知今夕何夕。虽然学生们早已开始上网课,但理想和现实总有差距。

 多少人在家的状态是,睡衣不脱,头发不洗,卫生不做,日子与日子之间毫无边界感,仿佛不是过了六十天,而是把同一天过了六十遍。感觉这段时间无所得,学习、工作都不在状态。

为什么换了个地方学习、工作效果差距这么大,也许是我们生活的仪式感不够。

仪式感是什么

在文学作品里,作家们给了仪式感诗意的解释。法国童话《小王子》里说,仪式感就是使某一天与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时刻与其他时刻不同。

在心理学上,“仪式”被界定为一个或者一系列规范化或习俗化的行为,涉及政治、经济、法律、宗教、人际交往等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仪式化指的是仪式对于非仪式行为、心理和其他文化形式的渗透,从而使得其他形式具有了类似仪式的功能、意义和价值等[1]。在仪式化形成过程中,仪式的参与者,对于仪式的内心感受,可以归结为一般意义上的“仪式感”,即主体的心理契合着仪式的象征意义而产生的情感体验。仪式感是多种感受的复合,可以涵盖敬畏感、自律感、责任感、归属感、正义感、道德感等[2]

仪式感有什么作用

一、区分不同事物的状态

仪式感相当于一个按钮,当你去做这个动作的时候,就是告诉大脑,我要开始进入另一个状态了。比如运动员比赛开始前一般有一个习惯性的动作,或者武术里的起手式,都是这样的作用;而疫情在家期间,我们每天按时起床,洗漱干净,换好衣服,表示我们已经不是睡眠状态,要开始一天的活动了;同样也是如此,如果穿着睡衣、躺在床上看网课,很容易模糊休息与学习的界限,最后的结果往往是,既没有好好休息,也没有好好学习。

二、提供积极的自我暗示,提升自我效能

在仪式中人们能体验到对环境与自己施加的控制,从而提升自我效能。自我效能是指人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进行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自我效能决定了人们如何感受、如何思考、如何自我激励以及如何行为,决定了个体对自己能力的判断,积极、适当的自我效能感使个体认为自己有能力胜任所承担的工作,由此将持有积极的、进取的态度;而当个体的自我效能比较低,认为无法胜任工作,那么他将对工作将会有消极回避的想法,积极性将大打折扣。

所以,也许我们只是简单的收拾了书房,点缀了书桌,穿上自己喜欢的衣服坐到书桌前,但我们为自己创设了理想的环境,此刻心态的改变也许能决定这天我们的工作和学习效率。

三、强化记忆

不知道回首过去的两个月,会不会有这样的感觉,时间似乎悄无声息,说起某一天,完全不记得那是什么日子,自己做了一些什么。在我们的记忆中,缺乏一些亮点,帮我们串联起时间。

好的仪式可以调动参与者的洞察力。仪式提供的空间和方式,可以作为参与者心理的一个标记,也形成一种生活记录的自我强化。同时,仪式在进行的过程中会包含一定的信息,透过仪式的象征性,可以看出事物的关联性,参与者可以对生活事件得到新的阐释[1]。所以我们可以用充满仪式感的活动和事物,让我们对这段日子记忆更加深刻。比如我们经历了除夕、十五、情人节、立春等等,对应的节日都有自己的特定活动,有着不同的寓意,一家人一起包饺子、守岁、做春饼,这些简单的仪式里寓意着我们对美好事物的追求,我们不仅会获得口腹上的满足,也会带来精神上的收获。所以即便在家不能外出,我们也值得认真去过。

如何过有仪式感的生活

一、整理房间

三毛在《亲爱的三毛》里写过:房间布置得美丽,是享受生命改变心情的第一步。很多人有这样的感受,大扫除的时候,放着音乐,将灰尘一寸寸抹净,将杂乱一处处规整好,最后看到阳光照射进来焕然一新的家时,是满满的成就感。对于这样的人来说,他们从打扫卫生里得到了对环境的控制,拥有了仪式感。而干净整洁的环境,又进一步让人们心情舒畅,在工作学习时不受扰乱。

二、非睡觉外时间远离床和沙发

“我就坐在床上办公,这样不用换衣服,能节省更多的时间”--“坐着不太舒服,我靠着”--“靠久了腰都僵硬了,我躺会儿”--“躺都躺了,玩会儿手机”--“什么?半天过去了?我的任务还没开始呢!”这是多少人的心路历程。在床上办公,一方面容易模糊休息和工作的界限,影响到工作,另一方面,也可能会让大脑以为,卧室是工作的地方,导致就算在卧室里,也无法完全放松,且入睡之前看明亮的电子屏幕,会减少睡觉所需的褪黑激素,进而影响到睡眠。所以,让床仅仅用于睡眠,是一件很重要的事。

三、认真对待每一件小事

有人不远万里奔赴北京,只为一场升旗仪式,注视着五星红旗缓缓升起,心里涌起一股难言的肃穆与自豪感,这是宏大的仪式。有人在情人节互赠一朵玫瑰,在赴约时悉心装扮,这是小仪式。有仪式感的人生,使我们切切实实有了存在感。疫情在家,何不是如此?给妈妈一个拥抱,让感情升温;认真装点每一盘菜,让吃饭成为享受而不是仅仅饱腹;换上运动衣、运动鞋认真的锻炼,不是穿着睡衣拖鞋象征性的伸伸胳膊抬抬腿;在阳光充沛的下午在窗边读书,让阅读成为美好;有计划的去工作和学习,在对应的时间做对应的事情;加入学习小组坚持监督和打卡,给自己营造做一件事的环境和氛围...有很多仪式里,都蕴含着我们对生活的认真和热爱。

生活的意义是自己赋予的,而仪式感正是表达情感和意义的方式,通过仪式感,我们能达到精神和身体的双重愉快体验。不管是宅在家里,还在隔离在外,生活是自己的,我们需要一点仪式感来将它点缀得多姿多彩。

 

 

参考文献:

[1]Pintrich, P. R., & Schunk, D. H. (2008). Motivation In Education:Theory,Research,and Applications. Journal of Quantum Electronics, 2008,15(9), 1009-1010.

[2]季思含. (2018). 中学教育仪式感养成的心理学基础.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 4-5.

 

作者:陆梦 亓栀 张渝婧 吴明慧

审核:刘勤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