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静
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E-Mail: jinglee@ccnu.edu.cn
工作经历:
2022.12—2023.11 英国卡迪夫大学商学院,国家公派访问学者
2012.7-至今 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教育经历:
2009.9—2012.6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基础心理学专业,理学博士;
2006.9—2009.6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基础心理学专业,理学硕士;
2002.9—2006.6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心理学专业,理学学士。
本科教学:《心理学基础》、《人格心理学》。
研究生教学:《心理学基本问题研究》(参与)、《人格心理研究》。
1.2022.9~ ,担任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22级应心专硕管理方向兼职班主任。
2.2021.9~2024.6,担任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21级应心专硕管理方向兼职班主任。
3.2014~2018,担任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1403班兼职班主任。
4.2022~ ,中国心理学会心理学与社会治理专业委员会委员。
5.2019~ ,中国社会心理学会人格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6.《心理学报》、《心理科学》、《心理科学进展》、Asian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Current Psychology等杂志审稿人
主持科研项目:
1.2021~202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物质主义对炫耀性和非炫耀性绿色消费的不同效应及其管理对策(72101096),30万,在研。
2.2018~2021,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工具性与终极性物质主义对民众生活满意度的不同效应及调节机制研究(18YJC190009),8万,已结项。
3.2018,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自然科学类):物质主义对网络冲动性购买的影响:心理模拟的调节作用(CCNU18QN039),6万,已结项。
4.2013~2016,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物质主义:不安全感的应对机制(13YJC190012),8万,已结项。
5.2013~2014,湖北省社科基金项目:不同社会阶层对贫富差距的归因倾向研究(2013143),4万,已结项。
6.2012~2014,华中师范大学青少年网络心理与行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执行意向对网络成瘾行为的影响研究(2012B05)。2万,已结项。
参与科研项目:
1.2024~2017,国家自科基金面上项目:数智化背景下的社会-技术失衡对职场物化的影响机制:认知与动机视角,在研。
2.2020~2022,研究阐释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社会治理视域下的心理建设研究(20AZD084),已结项。
3.2016~2019,国家自科基金青年项目:社会阶层对学业成就的影响:机制及干预研究(71601083),已结项。
4.2012~2015,国家自科基金面上项目:不同社会阶层分配不公平感的归因模式及应对策略(71171094),已结项。
5.2013~2016,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危机管理中的心理社会支持研究(13AZD087),已结项。
6.2013~2016,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社会公正感对不同阶层目标追求的影响(13YJC190007),已结项。
7.2014~2017,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健康的贫富差距:社会文化心理学角度的探索(20141807),已结项。
8.2007~2009,武汉市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重点项目:武汉人幸福感调查——武汉市民幸福感指数构建及其测评(07003)。
指导全国大学生心理与行为在线实验精英赛:
2023,得失框架对绿色产品购买意愿的影响:道德情绪与代际关注的调节作用。区赛一等奖、全国总决赛二等奖,优秀指导教师。
指导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
1.2024,差序格局视角下得失框架对绿色产品购买意愿的影响,B类,项目指导老师。
2.2020,物质主义与关系自尊:领悟社会支持的中介作用,B类自筹,项目指导老师。
3.2020,大学生物质主义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敬畏的调节作用,B类自筹,项目指导老师。
4.2018,移动社交环境下消极情绪对错失恐惧的影响:基于注意偏向的视角,C类,项目指导老师。
5.2016,执行意向对手机依赖行为的影响研究,B类,项目指导老师。
指导大学生挑战杯竞赛项目:
1.2020,网络舆论对公众报应式正义与修复式正义的影响:共情与归因的调节作用,项目指导老师。
2.2016,环保类群体性事件中不同利益相关者的行为机制——基于潜江游行事件及癌症村现状的实证研究,项目指导老师。
研究主题论文(英文及心理学报, *为通讯作者):
1.Yue, L., Zeng, X., & Li, J.* (2024). The effect of materialism on unethical behaviour: The mediating role of self-control. Asian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https://doi.org/10.1111/ajsp.12642
2.Li, J., Wang, X., Wu, X., & Guo, Y. (2023). Early material parenting and adolescents’ materialism: the mediating role of overt narcissism. Current Psychology, 42(13), 10543-10555. https://doi.org/10.1007/s12144-021-02196-3
3.Wu, X., Li, J.*, & Li, Y. (2022). The impact of uncertainty induced by the COVID-19 pandemic on intertemporal choice.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103, 104397. https://doi.org/10.1016/j.jesp.2022.104397
4.Jin, B., & Li, J.* (2022). Does spending self-earned money make college students happier? The effect of source of money on purchase happiness. Current Psychology, 41(11), 7500-7511. https://doi.org/10.1007/s12144-020-01186-1
5.Li, X., Yang, S., Li, J., Rao, T., Shen, C., Hu, S., & Guo, Y. (2022). The prevention behaviors and impact mechanisms among different Chinese social classes at the early stage of COVID-19 pandemic. Psychology Research and Behavior Management,15, 711-723.
6.Xu, B., Yang, S., Li J., Li Y., & Guo, Y. (2020). Do higher-class individuals feel more entitled? The role of system-justifying belief.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160(4), 445-458. doi: 10.1080/00224545.2019.1671783
7.Li, J., Yang, R., Cui, J., & Guo, Y. (2019). Imagination matters when you shop online: The moderating role of mental simulation between materialism and online impulsive buying. Psychology Research and Behavior Management, 12, 1071-1079. doi: 10.2147/PRBM.S227403
8.Li, J., Lu, M., Xia, T., & Guo, Y. (2018). Materialism as compensation for self-esteem among lower-class students.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131, 191-196. doi: 10.1016/j.paid.2018.04.038
9.胡小勇, 郭永玉, 李静, 杨沈龙. (2016). 社会公平感对不同阶层目标达成的影响及其过程. 心理学报, 48(3), 271-289.
10.杨沈龙, 郭永玉, 胡小勇, 舒首立, 李静. (2016). 低阶层者的系统合理化水平更高吗?——基于社会认知视角的考察. 心理学报, 48(11), 1467-1478.
研究主题论文(中文期刊, *为通讯作者):
1.陈寿勇, 李静*. (2024). 环境物质主义的发生机制及条件. 心理科学进展, 32(12), 2109-2123.
2.李静*, 吴旭瑶, 岳磊, 曾祥丽, 方庆园. (2022). 物质主义对绿色消费的影响:促进还是抑制?心理科学进展, 30(6), 1191-1204.
3.岳磊, 吴佳珂, 吴幸哲, 许心阳, 邓慧颖, 李静*. (2022). 物质主义对关系自尊的影响:领悟社会支持的中介作用.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30(7), 1072-1075.
4.方庆园, 李静*. (2022). 死亡反省量表中文版在大学生中的信效度检验. 心理技术与应用, 10(4), 247-256.
5.吴旭瑶, 李静*. (2021). 信息时代的“数字占有”——数字囤积及其相关研究. 心理科学, 44(4), 800-806.
6.吴旭瑶, 黄旭, 李静*. (2021). 依恋焦虑与数字囤积行为的关系:无法忍受不确定性和情绪调节困难的中介作用.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9(5), 996-999.
7.吴旭瑶, 黄旭, 李静*. (2021). 数字囤积行为量表的编制及信效度检验. 心理技术与应用, 9(2), 116-125.
8.崔俊杰, 李静*. (2020). 后物质主义:理论、测量及相关研究. 心理研究, 13(3), 195-201.
9.岳磊, 李静*. (2020). 我国物质主义的研究现状:基于 CSSCI 的社会网络分析. 中国心理学前沿, 2(5), 393-402.
10.李静, 杨蕊蕊, 郭永玉. (2017). 物质主义都是有害的吗?——来自实证和概念的挑战. 心理科学进展, 25(10), 1811-1820.
11.夏婷, 李静*, 郭永玉. (2017). 家庭社会阶层与大学生物质主义的关系:自尊的中介作用. 心理与行为研究, 15(4), 515-519.
12.王予灵, 李静*, 郭永玉. (2016). 向死而生, 以财解忧?存在不安全感对物质主义的影响. 心理科学, 39(4), 921-926.
13.李静, 曹琴, 胡小勇, 郭永玉. (2016). 物质主义对大学生网络强迫性购买的影响:自我控制的中介作用.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4(2), 338-340.
14.郭永玉, 杨沈龙, 李静, 胡小勇. (2015). 社会阶层心理学视角下的公平研究. 心理科学进展, 23(8), 1299-1311.
15.胡小勇, 李静, 芦学璋, 郭永玉. (2014). 社会阶层心理学:社会认知视角. 心理科学, 37 (6), 1509-1517.
16.芦学璋, 郭永玉, 李静. (2014). 社会阶层与亲社会行为:回报预期的调节作用. 心理科学, 37 (5), 1212-1219.
17.杨沈龙, 郭永玉, 李静. (2013). 低社会阶层者是否更相信系统公正. 心理科学进展, 21 (12), 2245-2255.
18.杨沈龙, 郭永玉, 李静, 白洁. (2013). 控制还是适应:次级控制研究的两种取向. 心理科学进展, 21 (5), 857-866.
19.郭永玉, 李静, 胡小勇. (2012). 人格心理学:人性及其差异的研究. 中国科学院院刊(心理学理论体系与方法论专辑), 12, 88-97.
20.李静, 郭永玉. (2012). 大学生物质主义与儒家传统价值观的冲突研究. 心理科学, 35(1), 160-164.
21.李静, 郭永玉. (2011). 如何破解中国的“幸福悖论”.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50 (6), 155-160. 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心理学》月刊2012年第4期(第11-16页)全文转载。
22.李静, 郭永玉. (2010). 收入与幸福的关系及其现实意义. 心理科学进展, 18(7), 1073-1080.
23.李静, 郭永玉. (2009). 物质主义价值观量表在大学生群体中的修订. 心理与行为研究, 7(4), 280-283.
24.郭永玉, 李静. (2009). 武汉市居民幸福感现状的调查与思考.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48(6), 136-140.
25.李静, 郭永玉. (2008). 物质主义及其相关研究. 心理科学进展, 16 (4), 637-643.
26.李静, 郭永玉. (2008). 收入与幸福感关系的理论. 心理研究, 1 (1), 28-34.
27.李静, 郭永玉. (2007). 金钱对幸福感的影响及其心理机制. 心理科学进展, 15(6), 974-980. 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心理学》月刊2008年第3期全文转载。
会议论文与报告:
1.栾晓宁、李静:物质主义对低碳行为的影响:自然接触的调节作用。中国心理学会环境心理学专业委员会(筹)首届学术年会,2024年9月21日-9月22日,苏州,苏州科技大学。展贴报告。
2.贺加贝、李静:气候变化风险感知对低碳消费的影响:自我建构的调节作用。中国心理学会环境心理学专业委员会(筹)首届学术年会,2024年9月21日-9月22日,苏州,苏州科技大学。展贴报告。
3.鲁梦茜、李静:工具性和终极性物质主义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初探。第二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2019年10月18日~20日,杭州,杭州师范大学。小组口头报告。
4.杨蕊蕊、李静:物质主义对低阶层大学生自尊的补偿作用。第二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2017年11月4~6日,重庆,西南大学。展贴报告。
5.李静、郭永玉:社会阶层、贫富差距归因倾向与分配公平感。中国心理学会人格心理学分会,2013年5月22日~24日,重庆,西南大学。小组口头报告。
6.李静、郭永玉:不同社会阶层分析—整体认知风格的差异研究。第十五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2012年11月30~12月02日,广州,广州大学。小组口头报告。
7.郭永玉、李静:如何破解中国的“幸福悖论”。第十五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2012年11月30~12月02日,广州,广州大学。专题口头报告。
8.李静、郭永玉:不同社会阶层对贫富差距的归因倾向研究。中国心理学会普通心理与实验心理分会,2012年10月18日~20日,华中师范大学。
9.李静、郭永玉:不同社会阶层分析—整体认知风格的差异研究。首届湖北省青年心理学人论坛,2012年9月22日,华中师范大学西区国际文化交流学院逸夫国际会议中心一楼报告厅。
10.Li, J., Hu, X. Y., Guo, Y. Y., Tian, Y., & Li, X. X. Chinese college students' mental conflict resulting from the coexistence of materialism and Confucian traditional valu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logy, 2012, 47(SI), 601. (国际会议论文摘要)
11.Li, X. X., Li, J., Guo, Y. Y., & Hu, X. Y. A primary design of happiness questionnaire of Chinese youth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logy, 2012, 47(SI), 622. (国际会议论文摘要)
12.Hu, X. Y., Guo, Y. Y., Li, J., Tian,Y., & Li, X. X. The Mechanism of Goal Content Effect: Field Experiment with Chinese Student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logy, 2012, 47(SI), 600. (国际会议论文摘要)
13.李静、郭永玉:大学生物质主义与儒家传统价值观的冲突研究。首届中部心理学高峰论坛暨第六届湖北科技论坛专题论坛,2011年11月17~19日,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小组口头报告。
14.李静、郭永玉:物质主义与儒家传统价值观的冲突:当代大学生的精神困惑。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大会,2009年11月5~8日,济南,山东师范大学。小组口头报告。
15.李静、郭永玉:金钱对幸福感的影响及其心理机制。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2007年11月8~11日,开封,河南大学。小组口头报告。
书籍/著作:
1.李静 著.《不同社会阶层对贫富差距的心理归因研究》.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2014年版.
2.郭永玉 主编.《人格心理学纲要》. 教育科学出版社2018年9月出版. 负责第十七章第二节“物质主义”的撰写.
3.李静, 郭永玉. 中国心理学学科史研究报告之《人格心理学学科史》. 中国科协学科发展引领与资源整合集成工程项目(2016~2018).
4.郭永玉 主编.《人格研究》.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7年版. 负责第二章第三节“物质主义”(第82~97页)以及第十二章“幸福”(第503~534页)的撰写.
5.郭永玉、贺金波主编. 《人格心理学》.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1年版.负责第六、七、八章的撰写及整本书的统稿工作。
6.车文博 主编.《中外心理学比较思想史 (第3卷)》.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9年版. 负责第六章“人格论”的第五节“中国的人格论”的撰写(第211~230页)及本章的统稿工作.
7. 郭永玉, 杨沈龙, 李静 等著.《分化与平衡: 社会阶层心理学视角下的公平研究》(杨玉芳主编《心理学与社会治理丛书》第二分册). 负责第三章“社会阶层与贫富归因”的撰写和本书的统稿工作. 书稿校对中.
个人获奖情况:
1.2023.10, 全国大学生心理与行为在线实验精英赛优秀指导教师。
2.2018.11, 2017-2018学年“优秀班主任”。
3.2017.03,指导学士学位论文《社会困境下领导背叛对不同社会价值取向个体合作行为的影响》(学生:申洋洋)被评为湖北省优秀学士学位论文。
4.2015.11,专著《不同社会阶层对贫富差距的心理归因研究》,荣获湖北省心理科学2011-2015年度优秀成果著作教材类三等奖。
5.2012.09,论文《不同社会阶层分析—整体认知风格的差异研究》获首届湖北省青年心理学人论坛优秀论文二等奖。
6.2010.12,论文《物质主义及其相关研究》获湖北省第十三届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三等奖。
7.2008.12,论文《金钱对幸福感的影响及其心理机制》获湖北省第十二届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三等奖。
指导的硕士生获奖情况:
1.吴旭瑶2020年获批华中师范大学硕博连读研究生。
2.占蕾获2019心理学院应心实践技能大赛三等奖。
3.鲁梦茜获2018年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获批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教育创新资助项目。
4.杨蕊蕊被评为2018届优秀毕业研究生;获批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教育创新资助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