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English

打造心理学人才培养重地

科学研究重器、社会服务重镇

立心 明理 好学 笃行

凝心聚力 争创一流

疫情过后,我们如何进行创伤后成长?

编辑:                    审读人:                     时间:2020-04-10

一场新型肺炎,让我们高速运转的社会仿佛戛然而止,一时间,到处充斥着封城、口罩、隔离、病毒、感染、新增、确诊、死亡等词汇,人们经历着焦虑、恐惧、不安,但在众志成城之下,疫情渐渐得到控制,生产生活逐步恢复运转。截止目前,全国已经多日无本土确诊病例。

面对这场疫情,虽然我们大部分人没有奋斗在一线,但也时刻心系疫情。在这场与病毒作战的斗争中,我们感受了伤痛,听到了哭声,进行了抗争。也许我们不禁会问,在经历之后,我们有所失,但得到了什么?我们又该如何蜕变成长?

1995年,Richard Tedeschi 和Lawrence Calhoun提出了“创伤后成长”(post-traumatic growth ,简称PTG)的概念:创伤后成长是指一部分人在和具有高度挑战性的生命境遇抗争之后,所经历的积极的心理变化:它主要包括自我知觉的改变、人际体验的改变和生命价值观的改变等三个方面的内容[1]。研究发现,PTG广泛存在于不同创伤后的个体身上,个体有可能把创伤看作一次促使发展的机会,在创伤后,个体发展出了比原先更高的适应水平、心理功能和生命意识。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

尽管名为“创伤后成长”,但促成成长最关键的因素并不是创伤本身,而是幸存的过程——尝试与创伤抗争、最终幸存下来的过程,决定了我们能在多大程度上获得成长。尽管我们很少有人会有意识地、系统性地尝试给创伤赋予意义,或者从中寻找创伤的好处,但当我们做出努力时,这种成长是真实存在的。经受过巨大的压力、逆境或创伤后,渡过、幸存下来的人,最终展现出来的一种蜕变般的力量。

  那么,如何促进疫情后的创伤后成长呢?

一、积极主动的态度

英国心理学家史蒂芬·约瑟夫在其《杀不死我的必使我强大:创伤后成长心理学》一书中讲述了许多背负巨大痛苦但仍然坚强的普通人的故事。史蒂芬指出创伤后成长的五个步骤——痛苦、麻木和抗拒、入侵式回忆、理解创伤、抚平创伤。创伤后的心理压力或感知到痛苦是一种正常而自然的认知过程,而积极主动的态度才是帮助我们整合记忆、理解创伤的良药。因此,主动接受心理辅导,掌握一些自身心理保健办法,或主动参加各种文艺活动、群体仪式来纾解社会紧张心理是很有必要的。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

二、合理表达或宣泄自己的情绪

很多人受到个人性格和文化背景影响,将疫情带来的情绪封闭在心底,而找不到合适的渠道将其发泄出来,导致自身负面情绪过度积累。我们可以尝试多与家人朋友沟通,分享自己的观点,合理表达自身情绪。这一方面可以帮助我们感受到来自亲朋好友的关爱,提升自我价值感,增强抗挫能力;另一方面,也可以从他人那里获得启发,重新审视自己对疫情本身、对生命、对他人乃至对世界的看法,以获得更多的应对措施。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

三、正向思维,避免信息过载

在危机时,尽量控制自己每天接收有关信息的时间不超过一个小时,在睡前不宜过分关注相关信息,不道听途说,不轻信谣言。任何事情都有一个过程,要善于运用正向思维,不要只往坏处看,很多文章也许只是在贩卖焦虑。其实,每日的资讯中,正面信息是多于负面的。留意事实和数据,根据事实来判定自己的担忧是否合理(如发病率、死亡率、治愈率和医学研究的进展等)。多回忆在每一次遇到危机时你曾如何应对,重新肯定自己身为一个个体的能力,与自我对话,自我鼓励。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

四、练习感恩

积极情绪的扩展理论认为,感恩可以扩展人们的思维和行动,帮助个体建立持久性的生理/心理和社会资源,改善人际关系质量,增加对自我、他人和世界的积极评价,促使PTG的出现[2]。我们可以在日常的生活和人际中练习感恩,挖掘自己的社会支持系统。比如:给予身边的人更多的肯定,感谢用心烹饪食物的父母,感谢悉心进行网络教学的老师,感谢奔波在一线的工作人员,感谢陪伴的朋友,感谢认真生活的自己等等,也可以从内在感恩开始,每周写一篇感恩日记,提醒自己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将其表达出来,进而转化为外在感恩。

五、主动反刍

反刍,原本指某些动物进食经过一段时间以后将半消化的食物从胃里返回嘴里再次咀嚼[3]。心理学研究中反刍思维指反复思考事件的原因、后果及其给自己带来的感受内容。有研究者认为,创伤后的个体对于创伤事件及其结果的主动反刍,有利于个体积极思考事件背后蕴藏的的意义,重新建构对创伤后自我、他人和世界的理解,从而实现PTG[4]。恢复自身对事情的完整记忆,将事情有序整合,包括这期间的情绪、思维、视觉、听觉等多方面,将这个事件看作自己人生的一段经历[5]。重建理性的认知,来客观看待事情的影响和意义。但是,反刍也要适度合理,必要时候需向心理专业人士求助。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

六、找到生活中的意义感

清华大学心理学系主任彭凯平教授认为,“我们要告诉自己,哪怕只是看一页书、给别人一句问候,这些所作所为都是有意义的、都是有价值的。能够意识到这样的意义和价值,对于我们的身心健康很重要。虽然我们没有亲身经历疫情,但每个人都会产生关联,受到影响。因此,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做好自己的工作,对于疫情的解决也是有帮助、有价值、有意义的。”

面对不知何时消逝的疫情,给自己做一份规律的作息时间表,以及尽可能把生活品质维持在一个水平:有工作时段、休息时段、娱乐时段、运动时段、进餐时段等等,每日照做。稳定感对于应对未知感非常重要。保持对美好前景的盼望,即使在危机时期,也不要忽略在我们身边的美好事物。乌云总会散去,未来依旧可期。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

封城,封路,封桥,阻挡了回家的脚步,但是,阻挡不了我们对家的向往,对亲人的思念;隔离阻断了病毒的传播,但是,阻断不了我们对生命的热爱,疫情过后,我们仍有一段艰难的路要走,但是,从困难中寻求向上的力量,相信我们会化茧成蝶,在阳光下翩翩起舞。

 

 

 

参考文献

[1] Tedeschi, R. G., Calhoun, L. G. (1996). The Posttraumatic Growth Inventory: Measuring the positive legacy of trauma. Journal of Traumatic Stress, 9, 455- 471.

[2] ]Fredrickson, B. L. (2001). The role of positive emotions in positive psychology: The broaden-and-build theory of positive emotions. American Psychologist, 56, 218-226.

[3] 郭素然,伍新春.(2011). 反刍思维与心理健康(综述).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v.25(4), 314-318.

[4] Tedeschi, R. G., Calhoun, L. G. (2004). Posttraumatic growth: Conceptual foundations and empirical evidence.Psychological Inquiry, 15, 1-18.

[5] 伍新春, 周宵, 刘淋淋, & 陈杰灵. (2014). 青少年的感恩对创伤后成长的影响:社会支持与主动反刍的中介作用. 心理科学(5).

 

执笔人:王堃、王晓露、聂安珊、翟苏敏、李旭

审核:刘勤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