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English

打造心理学人才培养重地

科学研究重器、社会服务重镇

立心 明理 好学 笃行

凝心聚力 争创一流

疫情还未结束,再忍一步,海阔天空

编辑:                    审读人:                     时间:2020-03-27

近日,好消息频频传来,国内多省连续几日无新增病例,湖北省内14地的新增病例为0,新增死亡病例也为0,而且治愈人数大幅增多,这使人们的心理防御逐渐松动,出门的心有些按捺不住。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于是,全国各地出现了人们蜂蛹外出的现象,比如去公园闲逛晒太阳、请客聚餐、旅游踏春等等。2月22日,郑州无新增确诊病例报告,这个“0”是疫情发生以来第一次出现。结果22日早上出现了“今日痛饮胡辣汤”的一幕,店门前的长队甚至排到了马路中间……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郑州市执法局的工作人员说:“虽然现在要保证企业复工复产,但前提是安全,不聚集、不扎堆、不能影响交通,不要让这么多天的坚持白白浪费”。

 针对聚众扎堆人群,防疫工作人员与出门人员展开斗智斗勇,惩罚措施层出不穷——背防疫手册、坐冷板凳、写检讨,可谓花样百出。但是即使面对多种惩罚,人们外出聚集、闲逛的现象依然屡禁不止。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在形式日渐好转之时,人们不免判断放松警惕,其的深层心理机制是什么呢?

 

一、寻求高级需要的满足

心理学家马斯洛将人的需求水平由低到高分为五层,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爱和归属感的需要、尊重的需要以及自我实现的需要[1]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爆发初期,人们更加看重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在这个时期,如果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得不到满足,感染风险就会增加,威胁到人们的生存和生命安全。

随着时间的推移,各地很少有新增病例、疫情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时,人们的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已得到了最基本的满足,开始追求更高层次的需要。人际交往是一种社会性需要,其原因之一就是为了克服寂寞。心理学家Weiss进一步寂寞分为情绪性寂寞和社会性寂寞[8]。社会性寂寞指个人缺乏团体归属感或社会整合感而产生的寂寞[8]。所以疫情稍稍得以控制时,人们就急不可耐地出门,也是寻求这种团体归属感,满足人际交往的需要,缓解内心的孤独感。

 

 

 

二、从众心理[2]

部分群众看到网络上有人去公园晒太阳、去商场购物的场景,自己也按捺不住要出门的现象频频发生。这些行为可以通过从众心理的角度来解释。
 在心理学领域,从众指个人受到外界人群行为的影响,而在自己的知觉、判断、认识上表现出符合于公众舆论或多数人的行为方式。人在潜意识中存在一种归属感,个体都会倾向于被社会接受而选择统一行动,即使知道某些情况下,这些行为是违规的,依然选择跟从。

当自身对情境不确定时,别人的行为最具有参考价值,更容易出现从众行为。有些人正犹豫自己能不能出门时,看到别人已经出门溜达,就会模仿他人行为。同社区的朋友出去散步了,为了融入他们,自己也会选择出门;从众现象使个人获得了匿名感,因此个人做事时可能会无所顾忌。受从众心理的影响,出门乱逛的现象越来越明显。

 

三、自我控制能力消耗殆尽,延迟满足能力降低[3]

所谓延迟满足,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忍耐”,为了追求更大的目标,获得更大的享受,可以克制自己的欲望,放弃眼前的诱惑。即为一种克服当前的困难情境而力求获得长远利益的能力。
 19世纪60年代,斯坦福大学沃尔特·米歇尔教授进行了一个著名的“延迟满足”实验:在一群孩子面前摆放棉花糖,并规定,可以马上吃掉棉花糖,但没有奖励;如果等研究人员回来再吃,会得到一颗额外奖励的棉花糖。实验发现,一小部分孩子不假思索地立刻吃掉了糖,多数孩子坚持30秒后也没有忍住诱惑,只有30%左右的孩子坚持等待并拿到了奖赏。跟踪研究发现,那些自制力强、擅长等待的孩子后来职业发展更成功,而追求即时享受的孩子在成年后则更多出现体重超标、沾染毒品等问题,事业成就也低很多。
 目前的情况也是如此,在这一个多月的居家隔离期间,与家人亲密无间的相处里难免摩擦不断接连迸发火花,自我控制能力就在这一次次“火花”中消耗殆尽,“我想出门静静”的想法已经呼之欲出,在“立即满足”和“延迟满足”二者中不可避免地选择了前者。

四、乐观偏差

“乐观偏差”[a](optimistic bias)是个体的一种认知上的偏差,又称之为非现实的乐观主义(unrealistic optimism)。Weinstein(1980)认为,人们普遍倾向于相信自己更可能经历积极事件,而别人更可能经历消极事件。也就是好事情更多发生在自己身上,而坏事情更多发生在他人身上的一种期望偏差。这种期望偏差既是对未来生活充满希望的期待,又是一种错误的认知判断。
     有研究表明,个体的情绪状态[5]、事件特征[6]、个体与事件间的心理距离[7]等因素都会影响到个体乐观偏差水平。即:以下三种情况下,人们容易出现乐观偏差:

1、处于积极情绪状态 

2、消极事件以小概率形式出现

3、个体与事件发生的空间距离,社会关系距离都较远


      如今,我国多地出现新增病例为零的情况,且频频传来患者被治愈的消息,人们对于疫情的焦虑、恐慌的情绪已经逐渐散去,开始积极地期待疫情结束后的生活与计划,似乎感染“新冠病毒”已经成为“小概率”的事件。此外,虽然韩国、日本、伊朗等国家的情况不容乐观,但是因为事件离我们距离比较远,且与我们自身并没有社交交集与往来,我们便可能因此产生“乐观偏差”,认为自己此时出行也不太可能被感染。


那么我们到底应该怎样做好心理建设,坚持到最后呢?

一、云沟通,克服寂寞

人际交往是每个人的社会需要,疫情面前,人际交往虽然不能面对面发生,但我们可以通过线上的方式云沟通。在此小编建议,大家可以借助网络社交平台的优势,如QQ和微信联系你的亲朋好友,这样既能缓解我们的社会性寂寞,也有利于大家自身安全。针对老年人群体,他们可能不太熟悉线上交流的方式,家人们可以帮忙注册社交账号,教会老人利用视频或语音的方式与自己的亲人或朋友交流,减缓寂寞。此外,与好友或同事互发邮件、朋友圈或其他交流平台的有趣互动也能有效地克服寂寞。


二、自我强化

“自我强化”是由新行为主义流派的心理学家班杜拉提出,即个人依据强化原理安排自己的活动或生活,每达到一个目标即时给予自己一个物质的或精神的酬报,直到最终目标的完成。
 自我强化是一个自我管理,自我监督的过程。强化标准(即:目标和奖励)可以由自己来定,如:坚持五天不出门奖励自己购买一个网络健身课程等。如果觉得执行起来有困难,可以先从小目标与小奖励做起,给自己坚持下去的信心,再逐渐加大目标与奖励。将外在约束转化为内在约束,化被动为主动,做自我的掌控者。

  三、提高延迟满足能力[5]

研究表明,个体的延迟满足能力与认知卷入度有关。当我们一心想出行,想享受解除“禁足”的欢愉时,我们的“热”认知系统,也就是情感系统会被激活,这时,我们的注意力将持续放在给我们带来快乐的“出行”之上,会大肆想象出行以及与朋友相聚的欢乐,很难想到几天后的“长远利益”。
 因此,在新冠肺炎全球蔓延的趋势下,小编建议加入到新冠肺炎相关的志愿活动中,比如进行新冠肺炎知识的网络宣讲,为一线医生的孩子提供学习辅导等,,再或者可以和家人聊一聊抗疫英雄的事迹,以此来激活我们的“冷”认知系统,提高我们对于疫情的认知卷入度,从而提高延迟满足能力。

相比于现在冒着“虽小但依然存在的风险”提心吊胆地出门,不如我们再坚持一段时间,等钟老发话后,痛痛快快地摘下口罩享受美食,吃遍小吃街,逛遍大商场,火锅奶茶统统约起来岂不快哉?


 

参考文献:

[1]需要层次理论https://baike.so.com/doc/2102592-2224471.html#refer_2102592-2224471-5286485

[2]从众https://baike.so.com/doc/5418594-5656759.html

[3]黄小鹏. 沃尔克,延迟满足铸就的伟大[N]. 证券时报,2019-12-11(A03).

[4]谢艳.慢慢来才会比较快——“延迟满足”让儿童学会忍耐和责任[J].中国社会工作,2018(21):54.
[5]陈增鹏,袁丹,邓科穂.不同情绪状态下的乐观偏差[J].南昌师范学院学报,2018,39(05):87-90.
[6]陈瑞君,秦启文.乐观偏差研究概况[J].心理科学进展,2010,18(11):1822-1827.
[7]岑延远.解释水平视角下的乐观偏差效应[J].心理科学,2016,39(03):553-558.

[8]侯玉波.(2013).社会心理学(第三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执笔人:程敏、陈艺、吴玉婷、张雨、潘莹、李旭

审核人:刘勤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