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English

打造心理学人才培养重地

科学研究重器、社会服务重镇

立心 明理 好学 笃行

凝心聚力 争创一流

疫情下的睡眠问题——我们如何应对

编辑:                    审读人:                     时间:2020-02-09

疫情下的睡眠健康管理

 

新型冠状病毒快速传播,人们纷纷宅居家中,自我隔离。

夜深人静,你是不是还在紧盯手机屏幕,刷着微博热搜,时刻关注各类疫情消息,你为医护人员的负重前行而感动,为疫区物资紧缺着急,不公的事件让你愤怒,不断增加的疫情数据让你焦虑,然后你叹了口气,感到一种无力感,辗转反侧,难以入睡。

 

(图片来源于微博,侵删)

我们发现很多网友在社交网站发布了失眠的动态,比如:入睡困难,早醒,感觉自己睡眠质量不佳等等。

如果在疫情期间,你也出现了如上症状,不用过度担心,这是人们正常的应激反应,去了解它,接纳它,及时调整,可能会对改善失眠有所帮助。针对这一问题,我们也总结了几条可能的原因:

一、  替代性创伤

替代性创伤(vicarious traumatization, VT)是一种助人者内在经验的转变,是同理投入于当事人的创伤经历所产生的结果[1],简而言之是由同理心引起的创伤体验。该领域多聚焦于灾难救助者,但当今时代,在面对创伤事件时,即使人们没有亲历,也可以通过报道、广播、人际交流等各种渠道获知相关信息,大量接受负性信息也会导致大众产生替代性创伤。有研究表明替代性创伤会带来睡眠障碍(难以入睡,易惊醒),噩梦等症状[2]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二、  焦虑情绪

疫情期间,失眠现象的背后也反映了人们的焦虑。这次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促发了我们潜意识中的焦虑,比如死亡焦虑和无意义感。死亡焦虑是个体思考自己或他人死亡时产生的恐惧、担忧等负性情绪反应[3],而无意义感会使个体有虚度光阴、无所事事的体验,从而质疑自己的价值,焦虑不安。这种焦虑情绪很可能让我们在夜间思虑过度,进而影响睡眠质量。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三、  生活习惯

疫情期间,由于防护工作的开展,限制外出,我们真的成了“宅男”,“宅女”。深夜,你是不是还在关注疫情信息,转发分享给朋友?根据唤醒理论,这些牵动个体情绪的信息,容易导致个体的生理唤醒和心理唤醒水平明显升高,产生恐惧、焦虑和压力反应[4],除此之外,电子设备屏幕发出的光会干扰褪黑素分泌和生理节律[5],从而使人难以入睡,睡眠质量下降。

白天,你是不是醒来第一件事是找手机,再度查看疫情信息,拖延到很晚才起,又觉得自己没睡好再去补觉?而延长在床上的时间,白天补觉等行为也可能造成失眠[6]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睡眠不良又可能会使自身抵抗力下降,面临着病毒乘虚而入的风险。

在这一关键时期,为更好应对疫情,我们需要良好的睡眠,那么我们应如何科学的管理睡眠呢?

 

(1)  积极调整心态

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我们需要保持积极健康的心态。

首先要我们要正视听,一定要从官方渠道了解认识疫情的性质和流行情况,做到不信谣、不传谣、不过度解读;

其次,我们可以将注意力转移到工作学习上,做好时间规划,避免一直沉浸在疫情相关的信息中,受恐惧和压抑感的一味支配。

与此同时,我们还可以与家人、朋友、同事多多沟通交流,释放精神压力,丰富生活内容。

 

(2)  减少负面信息的接触

当你频繁地为疫情一线的人们牵动每一根神经,在气愤和感动等情绪之间反复冷暖自知,并或多或少影响到你的睡眠时,你应该警惕替代性创伤,主动减少对于负面疫情信息的关注。尽量控制每次浏览疫情相关信息的时间不超过15分钟,同时有选择地接受信息传播的途径,目前网络上散布有很多虚假信息,可以仅关注权威渠道发布的必要信息,减少疑惑和困扰。

 

(3)  保持良好的作息

疫情当前,尽可能少熬夜。长期睡眠不足,会导致体内免疫细胞数量锐减,但睡眠时间过长,也不利于人体健康。每天睡眠时间超过8小时,患糖尿病的风险增加3倍多;超过9个小时的人群,中风危险比睡7个小时的人高出70%[7]

尽量不晚于23点睡觉,7点前起床,不睡回笼觉。如果前天熬夜了,可以利用隔天中午的午休时间,进行20-30分钟的睡眠,这样不仅能调节身体状态,也能减少熬夜带来的伤害。

 

(4)  音乐让你静下来

睡前听听音乐,有助于身心放松。一般20-30分钟,尽量不超过60分钟,音量不超过60dB。同时保持室内环境安静。

 

推荐:

《春江花月夜》、《伽子兰曲》、《姑苏牙补》、《二泉映月》。

选用五声调式中的羽调式、宫调式音乐,安神助眠作用也明显。尤其是根据调式要求重新编配的旋律。

自然音乐:大自然的声音,如山泉、溪流的涂涂之声,清晨森林里群鸟的啼鸣,秋风和春雨,都能营造一种宁静、旷远、清新、安全的感觉,使大脑皮层由兴奋渐入抑制状态,进而达到助眠的效果[8]

 

疫情面前,愿大家科学管理自己的睡眠,守好睡眠这一道防线,照顾好自己就是为疫情阻击战做贡献,相信疫情的阴霾终将散去!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参考资料

[1]Saakvitne, K. W., Pearlman, L. A., & Abrahamson, D. J. (1996). Transforming the pain: A workbook on vicarious traumatization. New York: W. W. Norton.

[2Kassam-Adams, N. (1995). The risks of treating sexual trauma: Stress and secondary trauma in psychotherapists. In B. H. Stamm (Ed. ), Secondary traumatic stress: Self-care issues for clinicians, researchers, and educators. (pp. 37– 48).Lutherville, MD: Sidran Press.

[3]Salimi, H., Kermanshahi, F., Haji Alizadeh, K., & Mehralitabr Firozjaie, A. (2017).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eath anxiety and spirituality constructs with general health among nursing and midwifery students. Health, Spirituality and Medical Ethics, 4(2), 2– 8.

[4]Anderson, C. A., Shibuya, A., Ihori, N., Swing, E. L., Bushman, B. J., Sakamoto, A., ... Saleem, M. (2010). Violent video game effects on aggression, empathy, and prosocial behavior in eastern and western countries: A meta-analytic review.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36(2), 151–173.

[5]Green, A., Cohen-Zion, M., Haim, A., & Dagan, Y. (2017). Evening light exposure to computer screens disrupts human sleep, biological rhythms, and attention abilities. Chronobiology International, 34(7), 855–865.

[6]Spielman. A. (1986). Assessment of insomnia. Clinical Psychology Review, 6(1), 11–25.

[7]疫情之下,如何在家提高免疫力?饮食、睡眠、运动,三管齐下帮你强体质. https://mp.weixin.qq.com/s/tKAP0tBH_Llpp50rDRZ7oA.

[8]冼玉玲. (2013). 音乐治疗失眠—音乐与健康系列(八). 音乐生活. 54.

 

 

 

 

作者:翟苏敏、聂安珊、王晓露、李旭

审核:刘勤学